|
92亿元“大窟窿”的存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女娲补天终究是个神话故事。——旁观有感
12月30日消息,《电商报》获悉,近日,辽宁大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案。深圳爱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聚合支付”名义,从事非法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截留商家资金,涉案金额92亿余元人民币。
据悉,爱贝公司先通过注册多家“壳公司”方式向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套取支付通道,再将这些支付方式整合成一个二维码发送给商家使用。但消费者付给商户的钱并没有直接进入到商家的账户,而是先进入爱贝公司的账户。爱贝公司根据与商家约定的交付款时间将资金结算给商家,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范延群表示,支付平台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许可牌照,还需缴纳一定金额的备付金用于保障商家的资金安全。但像爱贝这类平台没有任何资质,商家的巨额钱款捏在他们手里没有任何保障,一旦他们卷款跑路,商家必定损失惨重。
事实上,这就是二清的危害,也是聚合支付一直以来颇受诟病的一点。所谓的二清指的是,未获得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业务的行业,并借用持牌人的渠道,在执照支付机构实际支付业务和资金清算业务模式。由于存在监管漏洞,二清以极低的费率、极低的申请门槛,为聚合支付企业赢得了比较客观的利润空间。
一般来说,聚合支付收到的钱会流到第三方支付通道(微信、支付宝等)或者银行通道,这是一清。倘若聚合支付平台将自己包装成为一个大商户,把旗下签约的商户作为自己的一个个子商户,自己成为大商户。这就变成在银行和商户之间,还要多一次聚合平台的二次结算,所以被称为二清。
如此看来,二清的危险显而易见,如果聚合平台出现资金链问题无法及时给商户结算资金,就会出现暴雷。今年5月起,由于爱贝私自挪用商家资金,已造成至少3000万元资金无法支付给商家。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自2017年起颁布了多项条例,《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开展违规“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持续提升收单服务水平规范和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等,用以规范聚合支付市场,明确划定“二清”雷区及不得采集等。
但是,随着聚合支付的过热发展,移动支付市场有更多层级的加入,责任归属变得模糊不清,风险随着责任分散难以把控。因此,但随着行业向纵深发展和广泛应用之下,聚合支付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2019年7月,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清华金融评论》月刊中撰写了一篇名为《强监管 促发展 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的文章,文中透露,央行正在推动构建基于支付标记化技术建立的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
文章进一步指出,央行将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中国银联、网联等,稳妥开展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验证和应用试点,逐步打通支付服务壁垒,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
这对聚合支付服务商而言,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事实上,正是因为手机APP和商户条码标识无法互认互扫,用户需要切换手机APP的不方便才催生一批聚合支付公司提供聚合码,满足商户需求。
而二维码互联互通后,支付宝,微信,云闪付以及各大银行APP的二维码都可以互扫互认,那么聚合支付商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吗?加之,聚合支付存在的风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似乎聚合支付已经走到“尽头”。
其实不然。短期来看,一定程度上,二维码互联互通后会瓦解聚合支付的“聚合码”优势,但聚合支付商的B端仍存在商机。因为多数的中小微商户数字化经营能力薄弱,支付业务知识缺乏,帮助帮助其开户、调试、上线,应该是个不错的出路。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1020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规模超7000万户,庞大的企业市场主体催生了支付机构服务B端的巨大市场。因此聚合支付企业可以主要将目光放在零售商户上。
作者:电商报 高飞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