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数字经济的突出代表,移动支付近几年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据艾媒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预计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将达到7.33亿人,2020年有望增长至7.90亿人,可见移动支付在中国十分盛行。
不过,在这样的现象似乎只存在于国内,不少发达国家依然坚持使用现金或银行卡付款,而将移动支付拒之门外,这又是为何呢?笔者认为原因离不开以下3点。
第一、网络覆盖不均
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移动支付全程需要依附互联网完成。而部分发达国家的信号覆盖较弱,这也直接导致移动支付无法顺利进行。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通信基础设备约500万座,而美国仅有20万座。
另外,部分发达国家的运营商大多为私营企业,通信基站也通常会建在大城市或者消费水平较高的区域,人口稀少或者贫困的确则覆盖较少。因此,当地的商家并非不喜欢移动支付,只是因为条件限制而已。而中国拥有良好的网络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移动支付奠定了基础。
第二、金融体系不完善
在国内,移动支付拥有不少的功能和福利,例如花呗、借呗、余额宝等等。同时,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平台与银行方面也并非各自为战,相反银行还对移动支付有一定的支持。
而在国外,移动支付的金融体系并不完善,相反信用卡支付体系却深受追捧,例如美国。美国的信用卡支付体系非常完善,为了能够让信用卡在当地迅速普及,美国相关的金融机构甚至还推出飞机延误保险、索赔、商务报销等福利措施,因此,在美国信用卡深受欢迎,相比于移动支付,国外的民众自然更信赖信用卡。
第三、文化差异
据艾媒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主流移动支付平台,30岁以下的用户占总用户数量的62.1%。艾媒分析师认为年轻群体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更容易接受。显然,中国的年轻群体非常热衷于“新鲜事物”,接受度也更高。
相比较之下,不少发达国家的民众在支付方面保守程度太强,不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或许与他们较为注重隐私有很大的关系。在网络环境下不安全隐患非常多,相比较而言,信用卡和先进支付则安全的多。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