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缺位”的移动支付市场 银行这些年都干了些啥?

0
回复
340
查看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475

主题

475

帖子

0

积分

冒泡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5 02: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近日,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纷纷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主动推广“手机号码支付以及转账”功能。另一个消息是银联云闪付App扫码乘坐西安地铁享折扣优惠,据了解,云闪付App用户数目前已突破2.2亿。在分析人士看来,曾经“缺位”的移动支付市场,银行在发力夺回支付市场,但银行欠课太多,这场争夺战并不好打。
看起来还不错
但真实缺位的却是市场
10月16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数据发布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110.4万亿元。第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为55.0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2.6%。而另据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9月29日发布《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移动支付434.24亿笔,金额166.08万亿元,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仅从数据来看,银行业机构在移动支付领域不仅没有缺位,而且保持着市场的领先优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银行被甩开身位的其实是扫码支付的领域。艾瑞咨询认为,线下扫码支付在场景覆盖上已经较为完善,用户扫码习惯已经逐步养成,线下扫码支付市场也步入了稳定增长阶段。
其实,当初央行规划了移动支付有两条实施路径:一条是以pay为主的近场支付(简称“闪付”),另一条是二维码支付。在两条路径中监管更倾向于推动pay的近场支付,银联也投入巨资改造适用pay的机具超千万台。但在支付方式转换过程中,银行、银联联盟体系主推的各类pay事实上没有形成气候,银行系二维码支付又在关键推广期经历了一个被动停滞阶段,而支付宝、微信支付则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其二维码支付迅速推广全国,至今垄断了95%以上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导致银行、银联联盟体系在移动支付市场中被彻底边缘化。
失去移动支付市场份额
银行丢失了什么?
银行在这个阵地中丢失的是最核心的——客户。银行业内人士指出,银行拥有的原生客户需求是投资理财、贷款和汇款,此类交易虽然一般金额较大,但均存在鲜明的特征就是低频。银行发现,个人客户已经线上化、移动化,主战场也已经上升到App或O2O场景,所以银行苦兮兮地搭建各类场景,但是很快就发现支付宝、微信和其他风起云涌的互联网App基本具备了各种生活场景,所以银行场景搭建得很多,却很难与个人客户形成高频交互。而O2O的移动支付场景,是个人客户的高频、刚需场景,由于零钱包转换为移动支付,又被支付宝、微信抢光。银行与个人客户“高频交互”连接的彻底丢失,同时也是银行唯一的、最大的一次这类机会的彻底丢失。
另一方面,移动支付场景中,基于对个人客户的地理位置、消费数据、支付数据等的大数据积累,实现客户画像,无疑是一个金银宝藏。而今银行已经丢失了移动支付原本可以带来的金银宝藏——数字资产。
抢回市场不易
打造统一入口的移动支付产品
银行想要与互联网企业抢夺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犹如虎口夺食,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压力的。不得不承认,在线下的移动支付领域,互联网企业还是走在行业的前列。
支付清算专家认为,传统的银行尤其是跨区域的国有银行,正是因为遍布各地的营业网点,方便了客户使用和交易,才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所以,银行在布局移动支付的时候,也要发挥便民、利民的服务特性。
银行的移动支付功能要丰富一些,诸如支持银行移动端支付的商家要很多,如果只是个别商家支持的话,那么推广起来就很难有大范围的效果。
如今的移动支付市场,可以说是被互联网企业巨头牢牢把控着,如果以某个银行的实力与之缠斗,胜算不是很大,所以,银行之间可以抱团取暖、形成利益联盟、打破壁垒。中国银联和银行能否在移动支付领域立足和发展,不能仅看有没有提供一个行业统一入口的移动支付产品,更要看是否可以集行业之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 华商报记者 李滨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官方公众号

了解更多详情

2241998733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通汇街342号
电邮:wxcydz#qq.com(#换成@)
微信:2241998733

无限创意电子仅提供平台服务,如有贷款产品及展示信息均为互联网采集。贷款属于借贷行为,本社区不提供任何代办服务。借款有风险,申请需谨慎,风险自理,责任自担。 © 2018-现在 VIP团队( 蜀ICP备1700651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