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份的最后一天,中国银联控股的收单机构银联商务对外发布了一款全新的人脸支付终端产品——“全民付蓝鲸”,简称“蓝鲸”。
据悉该产品是基于央行金融安全标准打造,而且从透漏出的信息来看,“蓝鲸”支持银联刷脸付和微信刷脸付两种支付方式。
而且11月3日,在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一行前往腾讯公司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应用专题调研的过程中,腾讯公司还表示目前正与银行、银联携手打造符合金融行业标准的刷脸支付产品,并且下一步将秉持“安全、开放、互联”原则,与产业各方加大金融科技应用力度,筑牢支付结算安全防线,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规范、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支付新生态。
在刷脸支付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下,“蓝鲸”的聚合支付方式以及腾讯的表态使得刷脸支付的局面一下子变得有意思起来了,而这也不禁引发了人们的遐想:刷脸支付难道迎来了“抱团”的时代?
刷脸支付的发展历程,由当初的支付宝一枝独秀到微信进入后的齐头并跑再到银联入局的三足鼎立,并且按照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机构进入这一领域进行开疆拓土,在此种态势下,“抱团”结伴而行似乎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就目前的发展形势以及结合各自的优势来看,微信支付与银联的合作似乎也是珠联璧合。
C端B端互惠共赢
在c端市场方面,微信支付有着天然的优势。
据腾讯发布的2019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在Q2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达11.33亿,微信支付背靠11.33亿的庞大流量,能够最大限度、最快的实现用户的转化。
而银联则是具有庞大的线下市场,自2002年成立以来,银联一直深耕线下领域。据中国银联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银联网络转接交易金额占全球银行卡清算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截至2018年底,银联卡全球发行累计超过75.9亿张,而截至2018年底全球人口约74.65亿人,平均每人拥有1.02张。服务规模方面,银联卡全球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7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超过5370万家商户和286万台ATM。
当微信支付庞大的c端流量与银联广阔的线下市场相互开放时,势必会刺激刷脸支付市场释放更多的红利,对用户、商家和企业可以说是共赢。
技术相交,更安全
在刷脸支付领域,相较于能够更加便利以及获得全新的交互体验,人们关心最多的还是安全问题。
据了解,”蓝鲸”是严格基于金融安全标准打造。在个人隐私方面,“蓝鲸”采集人脸特征需要100%获得用户授权、人脸信息与个人身份信息分散存储,而且严格控制访问权限,保障信息安全;而在资金安全方面,用户进行刷脸支付时,采用活体检测技术。人脸识别并输入自定义支付口令后完成交易。
微信在发展刷脸支付的过程中也是一直在严格遵守金融监管要求,稳妥推进人脸识别技术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切实平衡好支付服务安全与便捷的关系。
在保障隐私以及安全方面:一是信息采集坚持“用户授权、最小够用”原则,在人脸特征采集时提前告知信息使用的目的和方式,明确获得用户授权同意,避免采集与需求无关的特征,做到“专采专用”。二是支付交易坚持“表达意愿、严格确权”原则,充分尊重用户主观意愿,保障用户知情权、财产安全权等合法权益,采用专用支付口令等进行交易验证,不将人脸特征作为唯一的交易验证因子。三是安全管理坚持“风险补偿、全程防护”原则,建立健全风险拨备资金、保险计划、应急处置等风险补偿机制,加强人脸特征信息全链条安全防护,保障消费者资金与信息安全。
通过刷脸支付终端的聚合,使得微信和银联的安全技术相互交合,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刷脸支付的安全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业内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多重因素刺激,聚合或成大势
从目前刷脸支付的发展形势来看,日后微信银联刷脸支付终端进一步聚合的可能性更大。
一方面,目前市面上微信和银联的刷脸终端体积都偏大,而商家柜台的空间又有限,当刷脸设备聚合之后能够减少柜台空间的占用,从而加快结算效率。
另一方面来讲,目前二者刷脸支付还处在推广的阶段,各种形式的补贴和奖励蜂拥而至,对于商家来说这是不容错过的一波红利,而当刷脸支付设备聚合之后,相应的奖励和补贴极有可能会重叠起来,这或许能够进一步促使商家引入聚合之后的刷脸支付设备,从而加快刷脸支付场景的落地。
此外,银联的“刷脸付”兼容目前主流的摄像头及算法。也就是说,在技术上实现聚合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不仅仅是微信支付,甚至支付宝想的话,也可以完全的融入进来。
微信银联的联合打响了刷脸支付聚合的第一枪,同时也透漏出了信号,结合二维码支付的发展来看,在未来,一台刷脸支付设备上实现银联+微信+支付宝会成为可能吗?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