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便民工程12张面孔之十一」浙江:高质量建立“移动支付之省”为“紧张窗口

0
回复
277
查看
[复制链接]

6

主题

6

帖子

0

积分

冒泡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1-9-2 19: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长岩接受《金卡生存》独家专访



特别致谢 |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 陈东海副处长
责任编辑 | 王孔平 实习编辑 | 王可
策划 | 《金卡生存》编辑部
业务支持 | 中国银联云闪付部 中国银联浙江分公司
插图 | 蔡鸿君

这里,有千百年来流淌不息的钱塘江,“天下第一潮”奔涌而过,滋养着两岸生民;
这里,有“干在实处,走在前线,勇立潮头”的专属精神,引领着创新致富;
这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生存印记富庶,消费场景丰富;
这里,从“鸡毛换糖”此起彼伏的叫声中,转身成为全国“移动支付之省”。
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浙江。
[img=100%,91]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hbBGkH42sXThN[/im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定位新任务,指引着浙江不断强化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好势头。正是这片敢为天下先的热土,培育了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滋养了日新月异的移动支付。
2018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移动支付之省”建设,将其作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内容,并明白由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牵头组织实行。2019年,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在总结人民银行总行提出的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以下简称“便民工程”)基础上,会同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羁系局、省地方金融羁系局、浙江银保监局等五个省级部门联合印发了《浙江移动支付之省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2年)》,对峙“支付为民”理念,在全国率先开展“移动支付之省”建设,取得了起步稳、推进快、老百姓肯定、党委政府满意的成绩。至2021年6月尾,全省移动支付活泼用户数已经达到4987.1万户,遍及率77.2%;2021年上半年共发生移动支付业务笔数317.9亿笔、金额4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7.5%。
银联“云闪付”作为创新支付工具的代表,深刻践行“浙江精神”和“支付为民”理念,积极参与“移动支付之省”建设,至2021年6月尾,浙江(除宁波,下同)“云闪付”App累计注册用户数1972万户,用户渗出率35.8%,在全国省级分公司中排名第4。
这次,《金卡生存》走进人行杭州中心支行,采访该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长岩,探究高水平建设移动支付之省、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奥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移动支付之省”

浙江数字经济的“金名片”

杨长岩介绍,在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各干系部门、银行机构、清算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移动支付之省”建设起步好、推进快,场景建设持续优化,全面覆盖政府智治、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公用事业缴费等各个领域,既惠及民生、方便大众,又有用支持疫情防控、消费复苏,“移动支付之省”已经成为浙江数字经济的一张“金名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0年9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长岩(右)赴桐庐开展移动支付工作调研

亮点一:民生领域应用实现全覆盖。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将民生领域作为“移动支付之省”建设工作重点,通过制定工作要点、联合各地政府共建、考核督导等方式推动民生领域应用覆盖。在便民生存领域,全省县级以上公交车和地铁线路均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40.3%的农贸市场、8400余个停车场、57个4A级以上景区支持移动支付应用。在医疗健康领域,创新试点“医后付”项目,实现就诊零付费、零排队,实现电子健康卡和电子社保卡(医保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在政务服务领域,“浙里办”平台公积金提取、社保缴查、交通违章罚款,线上线下缴税等全部支持移动支付方式管理。在教育领域,全省普通高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杂费缴纳、高校校园商贸和外包食堂全部支持移动支付。
亮点二:客户体验不断升级迭代。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引导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支付服务和技术模式。如多家银行上线手机银行直播功能,推动线上互动升级,便利服务信息获取;浙江省农信联社建设智慧民生金融云服务平台,实现与卫生健康、医疗、社区机构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以移动支付赋能社保、医疗、社区服务等领域;银联浙江分公司在全国首发公交、地铁、水上巴士搭车一码通和公交电子客票,便利公众一码搭车;为推进亚运会支付环境建设,银联推出“旅行通卡”,便利日韩短期入境游客境内利用移动支付,支付宝、中国银行与网联的外卡境内移动支付方案获人民银行总行批复承认。
亮点三: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成效显著。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积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充分保障支付服务供给,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各金融机构发挥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支付宝率先上线应用健康码,“云闪付”健康码实现与“去付款”“去就医”等功能联动,一次性完成健康状态验证及扫码支付。银联浙江分公司积极参与政府部门消费券发放,此中,绍兴、衢州、台州和舟山等地通过“云闪付”累计发放消费券50.5万张、兑付金额425.6万元。除此之外,银行机构、支付机构开展商户减费让利活动,全省累计减免业务手续费2.8亿元,银联浙江分公司面向疫情防控类、民生保障类商户开展总规模达2512万元的优惠补贴、手续费减免措施。
亮点四:服务共同富裕和墟落振兴取得新进展。人行杭州中心支行落实“移动支付+为民便民”目的,高度关注老年人和农村住民等“长尾客群”,全力消除支付领域“数字鸿沟”问题,已推进21个银行业移动支付应用已完成适老化改造。美满“移动支付+助农惠农”功能,开展“一县一特色”移动支付场景深化、“云闪付数字乡镇”建设等活动,全面推广移动支付方式管理银行卡助农服务,至2021年6月尾,全省共有10344个服务点开通移动支付管理银行卡助农服务,占服务点总数的61.1%。创新“移动支付+普惠金融”服务,推动浙江辖内法人银行机构上线“云闪付”信用卡还款业务,2021年上半年实现交易1130.7万笔,涉及金额571.8亿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多方联动

“移动支付之省”高质量推进的关键一招

杨长岩介绍,“移动支付之省”建设覆盖领域广、参与主体多,三年来能够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离不开各市场主体,包括银行机构、中国银联、支付机构等的积极参与和多方联动。
银行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主动追赶移动互联网海潮,积极适应“高离柜率”的新常态,不断优化手机银行应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移动支付和线上管理转账、理财等业务需求,在“移动支付之省”建设中担当作为。特别是提供大额资金高效安全支付通道与多样化金融服务,积极优化小微企业与个人金融服务,并利用基层网点优势不断推进移动支付与金融服务走进县域农村、走进老年人群。
支付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生力军,迅速掀起移动支付海潮,精准切入小额便民消费场景,创新二维码等支付方式,巩固培育消费习惯,持续优化产品体验,为“移动支付之省”建设注入活力源泉。充分发挥“流量”优势,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全方位拓展政务、医疗、旅游等场景,积极挖掘线上经济潜力,持续强化客户黏性,不断推动消费领域移动支付业务量增长。
中国银联作为金融服务的“国家队”,以推进银行业统一标准移动支付“云闪付”应用为着力点,统筹促进银行业移动支付发展,在“移动支付之省”建设中扛起银行业移动支付大旗。与银行机构建立深度行业合作机制,共建共享、联合营销,有用推动以“云闪付”为代表的银行业移动支付产品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公交地铁、交通罚没、医疗健康、菜市场、公用缴费、校园、食堂、自助售货、超市便利、餐饮等“十大便民支付场景”实现移动支付应用。
说到“云闪付”,银联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关欣如数家珍,进一步补充总结了其在推进“移动支付之省”建设中发挥的三大优势: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深刻践行“支付为民”。“云闪付”1分钱坐公交、半价乘地铁等活动惠及百姓生存,小微商户交易手续费减免有用降低商户经营成本,“云闪付”持续推动支付服务便民惠民、普惠发展。

二是凝聚银行合力,推动支付多元化发展。作为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广泛发起银行业合作,充分利用银行网点前沿阵地作用举行宣传推广,不断推动用户与业务量攀升,辖内“云闪付”注册用户数从2018年底的509万户到现在的1972万户,增长了287%。

三是不断创新进取,产品服务持续优化。搭载丰富金融服务,强化风险防范本领,“云闪付”提供高度便利化且安全性强的信用卡还款、转账、余额查询等金融服务功能,并创新性推出“卡码合一”功能,以科技不断促进产品发展。

“云闪付”在推进“移动支付之省”建设中发挥的三大优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插图 | 金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五大升级

“移动支付之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思索和展望

杨长岩表现,尽管“移动支付之省”建设颠末多年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重要表现在:移动支付市场发展不平衡,银行业移动支付所占市场份额偏小,银行机构对移动支付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敷,银行业尚未形成推进合力等。好比,银行业移动支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银行业尚未形成整体推进工作合力,一方面各家银行机构都开发了手机银行应用,有些银行乃至多达3-4个,战略目的和资源布局不敷聚焦,另一方面银行机构与银联的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大部分银行机构对“云闪付”的业务功能和经营内容输出有限。
杨长岩介绍,为深入推进“移动支付之省”建设,擦亮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金名片,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将推动移动支付公平升级、数智升级、创新升级、开放升级、普惠升级。
“公平升级”:鼓励多元化移动支付工具利用,纠正移动支付市场不公平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召开浙江省银行业移动支付之省建设工作集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银行业移动支付应用的引导意见》和重点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清单式推进,力图2021年全省银行业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长40%以上。
“数智升级”:将“移动支付之省”建设,纳入央行浙江数字化平台等金融领域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项目,探索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移动支付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保护、数据羁系“多位一体”,服务于移动支付交易分析监测,实现信贷等领域数据赋能,为推进移动支付公平竞争、进步移动支付普惠性、美满移动支付监测管理等提供数字化支撑。
“创新升级”:积极夺取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在试点获批前提下,做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宣传推广和产品创新,满足境外职员小额支付需求,夺取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与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创新推动“移动支付之省”建设。深化移动支付新技术融合,加大生物识别、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支付产品、再造业务流程、提拔服务质效。
“开放升级”:聚焦亚运会支付环境建设,推进境外人士境内移动支付利用,推动移动支付产品和技术标准对外输出,不断提拔移动支付国际影响力。制定《亚运会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场馆及重点地区支付场景建设,增强外卡移动支付基础办法建设。引导银联浙江分公司上线境外个人境内移动支付服务方案,提拔亚运期间境外职员数字生存服务体验,支持智能亚运建设。
“普惠升级”:消弭数字鸿沟,打破数字歧视,提拔农村住民和老年人群移动支付服务的易得性和便利性,不断进步移动支付遍及率。进一步推进移动支付向县域农村下沉,力图65%的银行卡助农服务点实现移动支付方式管理业务。升级打造适合农村住民和老年人群的移动支付产品,为老年人提供有“温度”的移动支付服务,推动移动支付服务普惠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结语

竞奔不息,勇立潮头;饮水思源,心系民生。在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引领下,银联浙江分公司以及在浙各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市场主体将继续承袭拼搏进取的精神,践行“支付为民”理念,把握时机,开拓进取,不断加快“移动支付之省”建设,推动“云闪付”等新兴支付产品在新时代下继续勇毅笃行,显现支付行业的创新和担当。


浙江银联持续创造数项全国第一




  • 全国首创公交联机银联解决方案、地铁联机银联解决方案、公交分段计费解决方案;
  • 全国第一个省会城市在公交、地铁银联移动支付全覆盖;
  • 全国第一个银联移动支付在地级以上城市公交全覆盖,53个城市公交上线,上线城市数量全国第一;
  • 全国第一个上线地铁“云闪付”搭车码过闸,自2017年底上线以来,累计为3亿多人次地铁出行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方式,单日交易笔数峰值达到20.6万笔,占杭州地铁总客流量的20%;
  • 全国首创“银联-杭州”公交电子客票,将传统公交车票电子化、假造化,并在全国超过11个城市公交地铁举行复制推广;
  • 全国首发杭州公交、地铁、水上巴士“搭车一码通”,自上线以来,开通用户数超60万;
  • 全国第一个在“云闪付”App接入省级政务平台“浙里办”业务版块。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官方公众号

了解更多详情

2241998733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通汇街342号
电邮:wxcydz#qq.com(#换成@)
微信:2241998733

无限创意电子仅提供平台服务,如有贷款产品及展示信息均为互联网采集。贷款属于借贷行为,本社区不提供任何代办服务。借款有风险,申请需谨慎,风险自理,责任自担。 © 2018-现在 VIP团队( 蜀ICP备1700651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