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人脸支付、刷脸卖房……人脸识别的喜与忧在瓜代上演

1
回复
435
查看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1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冒泡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2: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陈琳
编辑/林三
据央视财经报道称,今年9月份,广西南宁市民黎老师打算出售一套商品房,置业顾问韦远鹏以房屋查档为由,要求和黎老师鲜线下晤面,并用手机对黎老师进行刷脸确认。比黎老师卖房更早的尚有南宁市好几位市民,这些售房者都是在和韦远鹏交付定金后进行刷脸查档。
但是售房者们都未等到房款,却等来了一个炸了锅的消息——完成刷脸认证后,房子被过户,钱却没收到。无独有偶,仅仅被韦远鹏一个人骗的受害者已经凌驾10人,受骗总额超1000万元。
业主们的丧失少则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现在警方已对韦远鹏事件进行立案调查,这些售房者被过户的房屋已经被冻结交易。
不仅刷脸卖房失事故,进售楼处看房也被迫戴头盔。前不久,一段“男子带头盔看房”的视频引起热议。背后的缘故原由是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一些地产售楼部开始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客户比对,以防“飞单”,而头戴头盔的男子是为了掩护本身的脸。

据相识,现在有80%以上售楼处安装有人脸识别系统,有些开发商把人脸识别系统用于判客,以此识别购房者的类型。

这让刷脸再次成为争议的漩涡中。
刷脸征象应运而生

除了售楼处事件,不知从何起,我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小区门禁改成人脸识别,居民进入要录入信息并刷脸方可进;在一些学校,摄像头不仅用于查考勤,还可监测学生打盹及走神的情况;每天利用的支付app上线了刷脸支付功能;为杜绝厕纸浪费,公厕甚至引入了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供纸机……

2019年的支付巨头——刷脸支付成为了支付行业新市场的焦点。刷脸是一种基于人的相貌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信息识别技术。
刷脸支付提高了效率,实现了人和钱包的高度融合。靠“脸”走遍天下,不再依赖手机,免除了输密码和忘记密码的麻烦,无须通过工作人员进行支付确认,达到“一秒钟刷脸,一分钟完成购物”的高效率。
2019年发布的《中国刷脸支付技术应用社会价值专题研究报告》显示,这一年将成为中国刷脸支付的元年,用户数将达到1.18亿,2022年国内刷脸支付的用户将凌驾7.6亿人。

但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人脸滥用的危机感也在日益剧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刷脸背后的黑灰产

刷脸支付刷的是“脸”,也刷出了存在感,刷出了其背后黑灰产的丛生。


央视报道,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就可以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照片素材里包罗了自拍、真人生存照等个人隐私照片。只需要一张照片,通过技术手段制作出面部动态的视频,帮助需求方获取非法利益。


北京青年报也曾报道,有商家在网络商城出售“人脸数据”,涵盖2000人的肖像,共计17万条,照片的主人公不仅有明星,尚有不同职业、不同年事的普通人。此外,每张照片搭配一份数据文件。


淘宝、知乎、QQ等一些常用的设计平台上也遍布着靠人脸信息赚钱的黑灰。通过QQ群搜索发现,找到多个和“人脸识别”相关的群聊,不停有买家和卖家发布本身的需求和业务。
群里最多的业务是针对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的人脸识别。


有些买家非法获取支付宝相关信息后,除了注册身份证信息等,还需“人脸识别”。通过QQ群聊发布需求,进行实名认证。随之而来的也是受害人遭遇诈骗,财产丢失的风险。其次是对陌陌、探探等电商平台的注册需求,借助人脸识别注册账号,实施诈骗。


一方面,人脸识别未经本人同意私自采集用户人脸数据,用作商业用途;另一方面,人脸识别被采集后,拥有消耗者财务信息的泄漏,将对用户的隐私造成强烈的损害,而当事人却一无所知。


微信、支付宝两大巨头的上亿补贴,预示着刷脸支付成为未来支付市场的主流。而人脸数据流向何方,其支付的背后也引发担忧。


丢“脸”了,谁管?

不得不承认,人脸识别背后的黑灰产规模巨大。人们的隐私意识越来越强,国内对个人信息掩护重视度也随之提高,新技术预示着高风险,应用场景的徐徐扩展,被非法分子利用于诈骗涉黑等违法行为也岌岌可危。针对人脸数据被滥用的趋势,多地当局已采取举措。



现实上,早在2016年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已经明白将包罗人脸在内的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包罗研发加密,匿名化处理、数据分级分类存储、设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个人信息安全预案等。比如蚂蚁金服等有涉及人脸识别的企业,设立了隐私掩护办公室。



除了《网络安全法》,2017年正式颁布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是现在网信办或工信部披露违规App服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



刷脸技术是创新的,而其滥用的本质在于场景。对其的应用权限应设置尺度,划清界限。通过技术手段大批清理外挂的违规账号。一方面能够严肃打击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以不正当竞争的名义发起诉讼,进行打击,作出相对应的举措。一方面能够及时回应受害者的诉求,采集信息最重要的是在用户知情情况下才可以正常采集信息。



除了现在行业的相关规定,人脸识别的技术上仍旧存在数据采集、隐私掩护、消耗者信息安全等一系列潜在问题。作为人工智能的缩影,人脸识别就像一把双刃剑,甚至是弊大于利。一方面要掩护人脸数据,一方面要促进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仅有行业规范是远远不够的。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尚未签到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冒泡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0-12-13 22: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觉得,人脸识别不如指纹可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官方公众号

了解更多详情

2241998733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通汇街342号
电邮:wxcydz#qq.com(#换成@)
微信:2241998733

无限创意电子仅提供平台服务,如有贷款产品及展示信息均为互联网采集。贷款属于借贷行为,本社区不提供任何代办服务。借款有风险,申请需谨慎,风险自理,责任自担。 © 2018-现在 VIP团队( 蜀ICP备1700651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