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信诈骗激起移动支付“恶浪”
前几天,一位从事网络攻防工作,以及金融信息安全服务的人士,在自己的公众号中,披露了其家人因手机被盗,该人士与一群专业盗取个人信息、盗取他人银行账户资金的犯罪团伙,进行了一场抢时间的“账户保卫战”的经历。最后的结局中,该人士自嘲为“显然自己败了,只是没有输的那么惨而已”。
该文章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将其自己经历进行了详尽描述,但是读完惊得一身冷汗,作为一位从事十多年网络攻防工作,有多年从事金融信息安全服务的人士,遇到这类问题尚且需要使出浑身解数,那么作为平凡人来说,结果又会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从文章所描述的过程中,只管作者也坦承自己没有第一时间挂失手机SIM卡,是导致后续一系列问题的关键,但是也看到电信诈骗之所以禁而不绝,主要还是在于已经形成分工明白的团伙作案,并对业务流程进行产业链条式的操纵,让平凡用户简直很难有效防范这类电信诈骗的。
固然,电信诈骗的核心还是要盗取用户在各类支付工具中捆绑的银行卡账号,一旦得手,将为用户造成严肃的经济丧失。这位作者在发现手机被盗后,在立刻向多家支付类机构进行相干挂失过程中,就是与犯罪团伙争夺时间,以求迅速关闭多个相干账户。
移动支付并非完美,便捷与安全始终对抗
笔者前不久也遇到一个“极端”现象,在超市购物时,遭遇到手机完全没电的状态,主要由于之前与儿子通话,泯灭了大量的掂量,从而导致在自助结算的机器上无法使用任何支付方式付款,终极只能在人工收银台使用实体信用卡进行支付。只管这种情况在今天大概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如今,在移动支付盛行的大潮中,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一直处在激烈的对抗中。由于移动支付比现金支付、信用卡支付有更多的方式和渠道,现金和信用卡遇到的风险最多也就是假币、假卡风险,控制目标相对单一,而移动支付的“窗口”过多,一旦出现风险,找到出现风险的根源都要费一些精力,移动支付风险还有连带性,因此所引发的风险情势也就更多,潜在的风险度也就更高。
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独特的金融体制,以及多重条件所形成的一片“沃土”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移动支付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移动支付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前面提到的案例中,当事人的遭遇足以让一般用户心惊胆怯,如果当事人换做一位平凡用户的话,不知道结果会有多严肃。
移动支付时代,账户安满是“天大的事”
前几年一直有一种论调,以为移动支付会让现金和信用卡逐渐消亡。简直,移动支付的发展让现金和信用卡的使用频度大幅度降落,但是从前述的两个案例中,我们苏醒地看到,移动支付固然很好,但是面对潜在风险和意外情况,移动支付也存在着短板。
最主要的就是安全问题,移动支付用户快速增长的同时,移动交易终端已经成为不法分子的重点攻击目标,经常遇到的案例包罗通过社交账号诈骗、信用卡提额、消费退款、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等诓骗伎俩较为突出,移动支付安全面临复杂环境挑战。因此,在图方便的同时,消费者需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像前文案例中,一旦丢失手机,应当迅速联系运营商做停机处理。然后再尽快冻结手机中所绑定的支付账户,乃至直接挂失绑定信用卡,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账户中的资金安全。另外,由于众多的支付工具为了客户拉新,通过推出各类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注册、绑卡,由于使用的支付工具多,造成消费者在管理移动支付账户时轻易出现杂乱现象。前述原文中,当事人就涉及了多个移动支付平台。
笔者一直对支付安全问题提出建议,一方面尽大概将手中的磁条信用卡更换为芯片信用卡。在使用移动支付工具的时候,尽大概绑定一张额度不高的信用卡(笔者使用的是一张仅为4000元额度的某行信用卡),以及一张只保留少量余额的借记卡,如果需要大额消费时,通过手机银行转账随用随转。笔者的这张借记卡也是唯一对外公布,以便于吸收包罗稿费等他人转账款项的账号,资金一到账就会通过转账方式将其转到别的账户中。在开通手机银行也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验证措施。
如果遇到某行信用卡或借记卡有相应优惠活动,可以采用随绑随用随解的方式,虽然流程上会麻烦一些,但是保证移动支付安全,避免让自己陷入险境才是第一要素。另外尽大概不要使用无验证的“快捷支付”,通过暗码、指纹等支付验证方式,让自己随时保持对账户资金使用的账户明细和安全防范。
使用移动支付,也要避免贪图便宜下载过多没有市场影响的移动支付工具,尽大概选用安全性强,以及提供盗刷赔付的移动支付工具,诸如云闪付、微信支付、支付宝、京东闪付等头部移动支付工具。
传统信用卡真的就无生存“沃土”吗?
只管现金和实体信用卡的使用频度越来越低,但是随身携带少量现金和信用卡还是必要的。现金的必要性就无需赘言了,但是对于信用卡,在面对互联网信用支付的剧烈打击,是否毫无还手之力,乃至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而传统信用卡该如何实现破局?
虽然移动支付来势汹汹,以其广泛的应用场景和便捷方式,更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但是,要知道移动支付背后的支持力量还是以信用卡为核心的银行账户,没有信用卡,移动支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卡银行也应该更器重信用卡的场景化上风,通过卡面、权益、功能等诸多增值服务的策划设计。好比在信用卡业务中针对汽车类消费的车主卡,通过定向高额优惠,吸引相干需求的用户申请;信用卡还可以提供积分兑换“还款金”、提供机场停车、候机厅VIP、多重航空“里程兑换”等服务项目。
实事求是地说,信用卡简直遭遇到很大挑战,对信用卡业务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这也要求信用卡必须要与时俱进,对之前业务模式进行有效地调整,建立新型信用卡“平台化”业务模式,将信用卡业务打造为流量入口,即为背后的主体银行各项业务带泉源源不断的用户,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在这方面,招商、工行、中信、广发、平安、浦发等信用卡做出了不错的案例。
<hr>关注本号,这里有信用卡的知识,也有信用卡行业独立视角的深度评论与分析,还有信用卡的历史与文化!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