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联1日发布《2020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这是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及支付机构连续第十四年跟踪调查中国消费者移动支付安全行为。报告表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已渗透到生存的各个领域,98%的受访者将移动支付视为其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较去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其中,二维码支付用户占比达85%,相较2019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移动支付便捷性已连续三年成为受访者选择移动支付时主要考虑的原因,其次是风俗使用与优惠、促销活动等,移动支付已经渐渐深入百姓日常生存。”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总监王宇说。
在移动支付频次上,报告表现,每日三付是2020年移动支付的平均水平,支付频次超过3次的比例较2019年大幅提升11%,超过5次的比例占总人群的四分之一,95后是高频支付的主力军。
王宇表示,疫情激发新业态、新模式,更多线下支付的场景向网络直播、医疗支付等更多消费场景的迁移、延伸。报告表现,30%的受访者会常常使用网络直播购物。新兴的线上支付平台与线下,小摊贩、菜场、水果店等小型实体商店等有机融合,在疫情期间受到居民青睐,成为居民日常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移动支付安全性上,报告表现,98%的受访者以为移动支付是安全的。不过,以为自我保护本领非常好的受访者仅占全部受访者的28%,更多的受访者以为自己的自我保护本领仅仅是比力好或者是一般。“大众对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比力承认,但自我保护本领不足,安全防范意识尚有提升空间。”王宇说,报告表现,大多数人以为其安全防范步伐相对薄弱,特殊是高龄与低收入群体使用的支付验证方式种类单一、不安全移动支付行为偏多。
报告同时披露了移动支付遭遇网络诈骗环境。报告表现,2020年网络诈骗环境相较2019年好转,仅8%的受访者遭遇了在网络诈骗中经济受损的状态,相较2019年减少了4个百分点。但诈骗无孔不入,有四分之三的大众均表示收到过诈骗信息,其中八成来自短信渠道。不法分子对差别人群实施精准诈骗行为也值得公众重点防范。
王宇表示,面临不断翻新的诈骗套路,消费者唯有提升自我防护意识,才能最有效地防止经济损失。一是管理好个人账户及二维码,及时注销睡眠银行卡及账户,切勿出借、出租银行卡及收款码,若出借账户被用于非法资金转移,提供者将被立案追诉且5年不能使用移动支付;二是守护好个人敏感信息,注意识别套路,防范不法分子以“高利理财”、“虚拟货币”、“ 网络借贷”为噱头进行“长处”诱惑实施敲诈;三是坚决抵制网络赌博、“跑分”等非法平台活动,一旦发现此类非法平台,要及时举报。
(泉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