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支付的演变及其背后的故事(下)

0
回复
451
查看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567

主题

2623

帖子

2624

积分

话唠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 13: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移动支付说支付背后的故事(下)

作者:刘植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移动支付是目前我们最流行的支付方式之一,你可知道,它是从以物易物、贵金属、纸币、票据、信用卡等支付手段发展过来的……
本作者2020年1月4日发表的《从移动支付说支付背后的故事(上)》一文,论述了从以物易物到用贵金属货币支付的演变过程。现在,我们继续讨论纸币的产生以及在这之后的支付演变情况。
1.纸币的出现颠覆了贵金属货币属性
  用金银等贵金属实物或贵金属货币支付,体现的是等价交换这一贸易的最基本原则。因为贵金属实物或贵金属货币具有内在价值,而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生产贵金属实物或贵金属货币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量,用它们支付,就是交换等量劳动生产的其他商品。
  纸币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货币属性,因为生产一张纸币投入的劳动量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换言之,纸币不具有内在价值,用纸币支付就不存在等价交换。
  从英文纸币“Banknote”可知,纸币起初就是银行签发的票据。那么,是什么动机让银行发行纸币呢?
  携带大量贵金属支付非常不便,于是,人们便把把贵金属存放到银行里,银行给存货人出具一张票据,将来不管谁持有这张票据,银行都有义务用存放的贵金属赎回票据。可见,这种银行票据就是一种债券,持票人成了债权人,银行成了债务人。
  一个人把200两银子存入银行,银行给他一张存钱证明。当他购买了一处房产需要支付200两银子时,便可用这张银行存钱证明支付。这张银行存钱证明到了房产出卖人手里,可到银行提取证明上所载的银子,也可继续持有这张证明,再次用它支付。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3年)就曾用这种债券为购买的一处房产支付了350万塞斯特斯银币。如果用万塞斯特斯银币支付这笔房款,这些货币要重3.8吨,需要用几辆车拉着去支付。
  英国国王威廉三世(1650年-1702年)想打造一支庞大的海军,但军费没有着落,便于1694年颁发特许状,由商人威廉·彼得森等人出资成立英格兰银行发行债券为政府融资,这种债券可以转让,也可以用于支付,到1928年,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唯一纸币发行银行。
  需要说明的是,英格兰银行是一家私人银行,直到1946年才被收归国有。
  在纸币本位下,如果是政府发行这种银行债券,它对政府而言就是负债,一张百元钞票就意味着政府欠持票人100元的债务,但政府永远不会清偿这笔债务,而是让这张钞票一直在社会上流通,也就是无限法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中国宋、元两朝用纸币支付加速了朝廷灭亡
  1023年,中国宋代朝廷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纸币“交子”的印制发行,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官方纸币。到1107年,又把“交子”改称“钱引”。
  1160年,南宋为维持摇摇欲坠的朝廷运转,毫无节制地印钞,并把“钱引”改称“会子”,面值为200文、300文、500文、1贯(1贯=1000文)、2贯、3贯。朝廷印钞上了瘾,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苏轼的弟弟苏辙(1039年-1112年)在开封买了一处豪宅花了9400贯,后来买一双草鞋就要花200贯。货币急剧贬值导致社会动荡,内忧外患,宋朝很快灭亡了。
  元朝灭宋朝后,开始发行自己的纸币“中统钞”。起初的“中统钞”是由白银支持的,为获得百姓对“中统钞”的信任,朝廷会用白银赎回纸币,把赎回的纸币当众销毁。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年-1324年)曾描述元朝的纸币发行情况:根据忽必烈(1215年-1294年)的法令,用树皮造钱(指用树皮造纸,再用纸印钞),帝国的每个行省必须使用这种货币支付,如果在支付中拒绝接受这种货币,就被处死。
  元朝最后也没有逃脱通货膨胀的厄运,到征服南宋后,“中统钞”贬值了90%,货币体系濒临崩溃。1287年,元朝不得不发行“至元钞”取代“中统钞”,这种新纸币没有任何贵金属支持,人们不愿持有它,不少人冒着被砍头的危险私下用“至元钞”兑换白银。通货膨胀吞噬了百姓的劳动成果,民不聊生,各地百姓纷纷造反起义,元朝还是被推翻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纸币有两种:可兑现纸币和信用纸币
  从上文论述可知,纸币有两种,一种是可兑现纸币,另一种是不可兑现纸币。
  可兑现纸币,就是印制钞票要由贵金属支持,纸币与贵金属可以互换。例如,金本位下的美元就是可兑现纸币,1934年到1967年1美元的含金量一直是0.888671克,政府要想印出一张面值为100美元的钞票,必须有88.8671克的黄金支持,金库里没有增加这么多的黄金,就印不出这张100美元的钞票。在这种用黄金支持纸币的金本位货币制度下,钞票就是黄金纸,居民可以把纸币兑换成黄金,也可以把黄金兑换成纸币。
  不可兑现纸币也叫法偿货币或信用币,是政府用法律形式规定必须用它支付,尽管它没有任何资产支持。
  因为信用币没有任何资产支持,也就没有内在价值,这种纸币就是一个价值符号,它的交换价值完全凭政府信用,政府守信用,纸币就保值;政府不守信用,纸币就贬值。
  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1638年-1715年)在位期间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对内强征暴敛,宫廷极度腐败,他驾崩后留下39亿利弗尔(法国旧币单位,当时一利弗尔的币值约为半公斤白银)债务。在路易十五(1710年-1774年)面对如此巨大的债务一筹莫展之际,他遇到了苏格兰银行家约翰·罗(1671年-1729年),授权约翰·罗成立私人通用银行,该银行可发行用金币支持的纸币。
  约翰·罗的私人通用银行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6家可以发行纸币的银行之一,另外5家是瑞典银行、英格兰银行、荷兰银行、威尼斯银行和热那亚银行。
  私人通用银行在1718年被收归国有并更名为“皇家银行”,此时发行纸币不再需要黄金支持,强制百姓接受。政府毫无节制地印钞,起初也造成了虚假的繁荣,但这种繁荣昙花一现,很快恶性通货膨胀发生了,法国的金融体系崩溃,并由此孕育了法国大革命。
  德国大文豪歌德(1749年-1832年)的诗剧《浮士德》中的反面人物墨菲斯托原型就是约翰·罗。
4.发行信用纸币就是“空手套白狼”
  由于信用纸币不需要任何资产支持,它的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货币的内在价值荡然无存,它仅保留了货币的交换价值。政府需要多少货币,就可以印出多少钞票来,使用信用纸币支付很容易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中国民国时期发行的这种纸币,从1937年到1948年,物价上涨了3492万倍,起初能买两头牛的钱,10年后连一粒米都买不到。
  津巴布韦独立初期,1津巴布韦元大约兑换1.5美元。但供养庞大的政府需要钞票,没钱就开动印钞机,导致购买一片面包也要抱着一堆纸币,纸币的面值不断增大,甚至发行了面值100万亿元的钞票,100万亿津巴布韦元但只能兑换0.4美元,而且钞票上印有有效日期,过期不用作废。
  很快,津巴布韦货币体系彻底崩溃,2009年4月12日,津巴布韦宣布无限期暂停使用津巴布韦币,政府改用美元记账,流通货币有美元、南非兰特、欧元、英镑和博茨瓦纳普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一样,对印钞没有任何约束,政府需要多少钱就印多少,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货币体系彻底崩溃,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也许读者会问,既然政府随意印票子,没人管得了,把发钞权交给私人银行,由政府监管不行吗?
  政府尝到了印钞的甜头,差钱就开动印钞机,当然不会把货币发行权让渡给私人银行。
  2000年,意大利退休政治家吉亚琴托·奥利蒂(1923年-2006年)在瓜尔迪亚格雷莱地方政府协助下,发行私人货币“斯美克”,劝说40多家商店放弃意大利的法定货币里拉,允许顾客用“斯美克”支付。富有的奥利蒂开出的优惠条件是,用2“斯美克”兑换1里拉,这就相当于让当地居民的购买力增加了一倍。但没过多久,中央政府便没收了他发行的“斯美克”。
  其实奥利蒂并不想靠发行货币敛财,只是想向百姓证明,不管谁发行纸币,都是空手套白狼,把公众的财富劫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票据是商人的货币,让支付更安全便利
  票据(Bill)是出票人约定自己或委托付款人向持票人无条件支付票据载明金额的有价证券,具有汇兑、支付、流通、信用和融资四大功能,是现代贸易支付的主要工具。在商贸支付中,票据的地位远远超过货币,它让支付更安全、更便利,所以,票据也叫“商人的货币”。
  法国在1673年就对汇票及本票的签发和流通作了规定。1930年到1931年,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统一票据的国际会议,签署了3个公约,即《日内瓦统一支票法公约》《解决支票冲突国际公约》《支票印花税法公约》,前两个公约习惯上被称为《日内瓦国际票据法》。
  1988年12月,在联合国第43次大会上通过了《国际汇票和本票公约》,对出票地和付款地不在同一国家的票据流通作了规定。
  常见的票据有汇票、本票、支票,下文对用这三种票据支付分别论述。
6.用汇票支付要有个中间人
  汇票(Bill of Exchange)是现代银行业最早的票据形式,它由出票人(Drawer)签发,命令受票人或叫付款人(Drawee)向收款人(Payee)支付汇票上载明的金额。
  用汇票支付没有任何先决条件,附带了先决条件的汇票是无效汇票。汇票上写明支付金额、付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和出票日期,并由出票人签章。用汇票支付,不是直接支付给收款人,而是通过受票人这个中间人支付给收款人。
  汇票分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两种。银行汇票的出票人和受票人都是银行,如果你有一笔10万元的货款需要支付,便到开户行开具银行汇票,把这张汇票送给商家用于支付,商家拿到银行汇票后到指定的银行兑取现金。
  商业汇票是由企业或个人签发的,受票人可以是企业、个人,也可以是银行。
  如果收款人无法从受票人那里得到付款,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出票人追索。收款人也可以通过背书(在票据上签名)将汇票转让给他人,让汇票再次用于支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用本票支付省去了中间人,持票人找签发人兑取
  上文讲的汇票有3个参与人,即出票人、受票人和收款人,还有一种票据只有2个参与人,这就是本票(Promissory Note)。本票只有签发人和收款人,持票人要找签发人兑取。
  银行签发的本票叫银行本票,企业或个人签发的本票叫商业本票。另外,在金本位货币制度下发行的纸币也属于本票范畴,因为用这样的纸币可以兑换贵金属铸币。政府发行的国库券也属于本票。
  本票的使用与汇票大同小异,版面所限不再赘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用支票支付在工业化国家风靡一时
  1609年创建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最早开具支票(Cheque),这样,人们交易时不需要携带货币支付,开出一张支票即可。收款人受到这张支票后,可以到阿姆斯特丹银行将付款人账户上的钱划入自己的账户,当然,也可以按照支票上写明的金额提出现金。
  在发达国家,到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就可获得支票。如果是旅行支票,连银行账户都不需要开立,可用现金直接购买固定面值的旅行支票,如10美元、20美元、50美元、100美元等。购买旅行支票要在银行柜台上为每张支票签字,支付时需要再次签字,收款人或承兑人核对两次签字无误后便接受这张支票。丢失旅行支票可到发票银行申请补发或退回现金,用起来非常安全。
  用支票支付的好处很多。一个是资金安全,没有签名的支票就是废纸一张,丢了或被抢了也没关系,不会有财产损失。再有就是可避免利息损失,居民没必要经常从银行提取现金随身携带,只要身上装着支票簿即可,这样,就可以让现金在银行获得利息收入。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支票不能兑取或收款人拒绝接受,付款人仍要用现金或其他支付工具支付。
  在信用卡普及以前,用支票支付在工业化国家普及率很高,不少居民衣兜里随时装着一本支票用于日常消费支出,连超市购物都用支票付款。
  在1865年9月份的英国《统计杂志》上,英国银行家J·卢伯克公布了他的银行在1864年最后几天的交易数据,城镇居民客户通过该银行完成的支付中,用支票和汇票支付的占96.8%,用乡村银行票据支付的占0.4%,用纸币和铸币支付的仅占2.8%。
  在150年前,发达国家的支票几乎取代了邮政汇款,因为支票手续费比邮政汇款低。如果你想给外地的人一笔钱,你就可以到银行购买一张支票寄给收款人,收款人拿着这张支票可以到任何一家银行兑付现金。
  澳大利亚在1901年建立联邦之前,雇主就用支票支付工资,居民到商店购物也用支票支付货款。
  美国在2001年国内支付用了700亿张支票,而当年美国人口是2.8亿人,平均每人每年用250张支票。但从2002年起,美国的支票市场份额逐步被信用卡蚕食,2012年,美国26万亿美元的支付是用支票支付的,用了183亿张支票,平均每张支票付款1421美元。
  有了信用卡后,支票的使用率开始下降,但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交易中用支票支付仍有一定的市场,因为用支票支付没有手续费,而用信用卡支付有手续费。
  政府机构收付款仍大多选择支票,主要是便于跟踪款项流向,预防腐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用支票支付有利于货币创造
  各国法律都规定不得开具空头支票,也就说,账户上要有足够的款额才可开出一张支票,也有不少银行允许客户透支一定的钱额。
  假定A和B在同一银行开设账户,A向B支付一笔2万元的货款,此时A无需从银行提出2万元交给B,而是给B开具一张2万元的支票,B将支票交给银行,银行便从A的账户上把2万元划到B的账户上。假定A、B账户上原先都有5万元的余额,经过这次支付A账户上的余额减少至3万元,B账户的余额则增加到7万元。可见,用支票支付就是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变动,并没有货币的转移。
  即使A和B的开户行不是同一家银行也没关系,由票据清算中心协助完成A向B跨行支付2万元的转账。当然,票据清算中心并不是每张支票转账一笔,而是在规定的时间或达到一定的余额后才与各个银行结算。
  对银行而言,支票支付减少了现金的提出,银行就可以把这笔钱用于放贷,通过信贷创造货币,为银行创造更多的利润。
10.用信用卡支付是发达国家流行的支付手段
  1949年,弗兰克·X·麦克纳马拉在美国纽约一家餐馆吃晚餐,埋单时发现自己忘记带钱包,便让妻子支付了账单。但这件小事件让他想出一个点子:何不成立一个公司,给富裕食客发放行信用卡,到餐馆吃饭可以出示信用卡赊账,公司每月与各餐馆和持卡会员结算,这样就避免了忘记带钱包无法结账的囧事。
  1950年2月8日,麦克纳马拉注资150万美元成立了大来卡公司,发行大来卡。当时的大来卡并没有磁条或芯片,甚至也不是塑料的,就是一张纸卡片,卡片背面印有可以赊账吃饭的餐馆。直到1961年,大来卡才换成了塑料材质的卡片。
  麦克纳马拉的创意很受追捧,到1951年年底就吸引了4.2万名会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很快,带有存储介质的信用卡逐渐取代了支票,成为发达国家主要支付工具。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2016年公布的数据,美国人均持有信用卡3.11张。但发展中国家信用卡持有率相当低,人均持有信用卡的数量巴西为0.81张、土耳其为0.74张、中国为0.30张、墨西哥为0.25张、印度为0.02张。
  用信用卡支付与用支票支付大同小异,只不过让支付更便捷,借助电子转账系统,支付即刻完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假定你信用卡上有30万元,用信用卡支付10万元的货款,便从借方(Debit)计入10万元头寸(Cover),你的信用卡余额减少10万元。对收款方而言,转入你支付的10万元,这10万元就计入贷方(Credit)头寸,信用卡余额增加10万元。完成这笔10万元的支付,你和收款人在银行的货币都没有被转移,只是双方账户上借记数字变动一下。
  这就是各国商业银行都疯狂争夺信用卡市场份额的缘由,因为和支票支付一样,信用卡支付可以减少银行的现金流出,这样,就可让信用卡客户把更多的资金沉淀在银行的金库里,银行能把这些钱用于放贷,为银行创造更多的利润。
从以物易物到用交易媒介物支付,再到用贵金属铸币支付,再到用纸币支付、用票据支付、用信用卡支付、用手机支付,人类支付总是朝着减少货币流通的方向演变,这就让商业银行可以拿出更多的货币放贷。信贷扩张必然增加货币供给总量,所以说,支付手段越先进,越容易发生通货膨胀,我们必须对此高度警惕。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官方公众号

了解更多详情

2241998733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通汇街342号
电邮:wxcydz#qq.com(#换成@)
微信:2241998733

无限创意电子仅提供平台服务,如有贷款产品及展示信息均为互联网采集。贷款属于借贷行为,本社区不提供任何代办服务。借款有风险,申请需谨慎,风险自理,责任自担。 © 2018-现在 VIP团队( 蜀ICP备1700651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