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银联与微信将在二维码支付市场上实现互联互通 财付通:消息基本属实

0
回复
326
查看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567

主题

2623

帖子

2624

积分

话唠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楼主| 发表于 2020-1-3 23: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月3日消息,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中国银联与腾讯旗下财付通公司近日已就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达成合作,双方正共同研究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方案,率先建立全面互扫互认的条码支付服务网络。
财经网就此消息向财付通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表示,该消息基本属实,财付通公司与银联正在开展相关合作试点。
“根据央行金融科技三年规划,条码互联互通是规划内容,而且这个事情已经规划很久了,应该也快出结果了。”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向财经网表示。
互联互通已纳入顶层规划
实际上,监管很早就已经将此事纳入规划中。
早在201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关于加强条码支付安全管理的通知》及《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等相关文件,明确定义条码支付,并要求建立条码支付的初步标准及风险监管体系。
同时,也是在2017年底发布的,2018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银发[2017]296号),对条码生成和受理、特约商户管理、条码支付业务的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明确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支付机构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
同时在商户管理及风险管理方面,央行明确提出要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具体来说,二维码将分为静态及动态两种。风险防范等级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其中D为最低,也属于静态条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为引导银行、支付机构提高交易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加强客户资金安全保护,对于风险防范能力高、交易验证方式更为安全的,不设定额度上限,市场主体可与客户自行约定交易限额。基于防替换、防盗刷等安全因素角度考虑,要求银行、支付机构使用静态条码支付时要执行更加严格的限额管理措施,以鼓励市场主体采用更为安全的动态条码提供支付服务。依据主要市场机构条码支付交易数据显示,上述额度已覆盖绝大部分使用条码支付付款客户及商户的需求。
2019年1月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条码支付受理终端监测规范》和《条码支付移动客户端软件监测规范》。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以上两项监测规范,有利于统一条码支付标准,防范伪冒、诈骗的条码交易,加强对条码支付的监督管理。
2019年9月,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提到,对二维码支付(即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作出顶层设计: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最晚到2021年末,将实现二维码支付的互联互通,实现“一码通用”。
此外,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也在《清华金融评论》月刊中提及此事,他在撰文中称,将组织编制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行业技术标准,推动条码支付编码规则统一,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实现不同手机APP和商户条码互认互扫。同时,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中国银联、网联等,稳妥开展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验证和应用试点,逐步打通支付服务壁垒,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
或很难改变市场格局
“对于支付行业而言,互联互通是体现在基础设施上的一种建设,更多是对于消费者、其他支付机构的便捷性和公平竞争而言的。目前来看,并不存在对于行业格局改变的力量。除银联推出的云闪付,因为在资源和合作伙伴方面都有优势,有可能脱颖而出,其他中小支付机构仍然只能在第二梯队竞争。”黄大智分析称。
根据艾瑞咨询201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数据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110.4万亿元。第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为55.0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2.6%。
在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格局上,支付宝、财付通仍保持垄断地位,占据了54.2%和39.5%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今年以来银联开始大力发展云闪付业务,目前已经打通多家银行。据不完全统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已支持此功能。
中国银联党委书记、董事长邵伏军在发布新年致辞时提到,银联移动支付产品深入覆盖多个日常生活场景,云闪付用户数超过2.4亿。
虽然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看上去大势所趋,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担忧。“条码互联互通不存在技术上的壁垒,但在模式的选择上仍会存在分歧。”
“简单说就是用支付宝的标准还是用微信的标准,是网联统筹还是银联统筹,这些应该说是商业利益的博弈。”他补充道。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官方公众号

了解更多详情

2241998733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通汇街342号
电邮:wxcydz#qq.com(#换成@)
微信:2241998733

无限创意电子仅提供平台服务,如有贷款产品及展示信息均为互联网采集。贷款属于借贷行为,本社区不提供任何代办服务。借款有风险,申请需谨慎,风险自理,责任自担。 © 2018-现在 VIP团队( 蜀ICP备1700651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