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 发表于 2021-1-7 14:19:30

上海试点数字人民币测试“硬钱包”付出模式引关注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报道
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全国多地渐次推开。
近日,数字人民币在上海同仁医院开展试点测试。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次数字人民币试点接纳智能可视卡的形式,通过“硬钱包”实现支付,无须借助手机。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浦东改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相比其他方案,此次测试的智能可视卡满意老年人和特定群体的需求,除了智能手机端的硬件钱包之外,需要有多种其他硬件钱包方案存在,未来数字人民币在上海的试点范围和场景将更加丰富和多元。
离开手机的“硬钱包”
日前,数字人民币在上海同仁医院开展试点测试。从显示的信息来看,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卡片右上角配有水墨屏窗口,可以显示消费金额、卡片余额、支付次数等信息。
这是继深圳、苏州手机扫码、碰一碰支付之后,数字人民币首次实现离开手机的“硬钱包”支付模式。
“智能可视卡与其他方案相比,一是重要集中在线下生意业务场景,好比此次是在上海的同仁医院完成生意业务;二是使用基于智能卡的硬件钱包,而且具备可视功能,可以实时显示钱包内的数字人民币余额,非常便捷;三是满意了一批老年人和特定群体的需求,除了智能手机端的硬件钱包之外,需要有多种其他硬件钱包方案存在,以满意各类群体对数字人民币的需求,好比老年人可能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以使用这种智能可视卡。”刘斌告诉记者。
据了解,智能可视卡亦是数字人民币测试的方案之一。移动支付网分析师佘云峰表示,可视卡并不只有“硬钱包”方案,同时也支持“软钱包”,即不将数字人民币存储在卡片当地中,只通过卡片绑定数字钱包账户,数字人民币仍旧存储于服务器。卡片通过蓝牙方式与智能手机进行交互,固定时间内同步账户信息。这种形式的可视卡实际上是与APP中的数字人民币账户为同一个,账户信息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同步,卡片除了蓝牙与智能手机交互同步数据之外,还可以在消费时与受理终端上传信息进行账户同步,并显示生意业务信息和余额。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告诉记者,数字人民币发行没有约定技术路线,软钱包、硬钱包都是选择,尤其是在离线支付情形下硬钱包的意义突出。
在此次试点中,邮储银行也参与其中。陈文表示,数字人民币接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级投放机制,商业银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就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是由商业银行主导运营,同步必要的合规数据至央行,还是商业银行定位为渠道,央行主导数字人民币的数据运营权,现在仍不确定。
不外,从测试到大范围投入,还涉及整个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的改造。在刘斌看来,数字人民币涉及的链条和环节浩繁,对网络安全和技术要求比力高,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防止出现网络安全事件,能确保数字人民币系统365天、24小时全天候运行;同时,还要加快法律和制度配套,现在支持数字人民币大范围应用的法律和制度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与数字人民币相关的大多数法律法规要进行美满。
跨境支付引猜想
根据此前公开的信息,央行的数字钱币试点是“4+1”,即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其中并未有涉及跨境的内容。据财新网报道,数字人民币将迎来第二批新试点,将新增上海、长沙、海南、青岛、大连、西安六地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发起也提出,积极夺取数字钱币运用试点,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立,构建连通全球的数字化金融基础办法,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数字钱币的跨境应用可否成为上海的突破点?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2020上海金融论坛上提出,如果使用央行数字钱币完成跨境生意业务,支付的同时可以实时完成兑换。而这背后其实是基于当前大幅提升的通讯办法、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这样实现跨境生意业务的好处是风险可控,由于经常项目根本都是小额,还有数字代码判别商户,而智能合约又能再加一把安全锁;从结算角度来看,央行和商业都可以处理汇率风险;而且很符合亚洲、新兴市场的实际需要。
周小川认为,这一数字钱币的跨境零售系统建成后,跨境汇款等也不存在太大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在风险、本钱可控的情况下,通过进一步创新实现,“可以说,利用生意业务瞬间所具有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我们可以在支付系统现代化和跨境支付便利化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不仅与现有的体制更好衔接,也更有适应能力,方案灵活性,适应未来金融格局变化的需要”。
(编辑:朱紫云 校对:彭玉凤)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试点数字人民币测试“硬钱包”付出模式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