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当前 从公共交通支付“实名制”看个人信息安全
新年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全国打响,新型冠状病毒祸起武汉,殃及全国。而又恰逢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给疫情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目前整个湖北几乎均已实行交通管制,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等公共交通均已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的离汉通道也暂时关闭。而湖北以外的其它省市也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客运、公共交通陆续出台了停运、实名登记等措施,以加强对乘客的有效追踪。
公共交通临时进行“实名登记”显然是受疫情影响的无奈之举,那么在移动支付日益发达的当下,公共交通卡是否应该像客运、铁路等一样实行实名制呢?
近日,“山东交通一卡通”(非官微)公众号作了一个关于“公共交通卡是否应该实名制”的小调查,网友们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方面,觉得“有必要”的人认为,实名制会让管理更方便,且能完善挂失、充值以及特色卡服务等,必要时还能进行数据追溯,打击犯罪等;另一方面,觉得“没必要”的人认为,不完善的实名制容易带来个人信息泄露隐患,而且各地交通卡系统不一样,改造成本大。另外,目前也无法兼顾现金购买单程票的用户。
信用支付进化下的“实名制”趋势
尽管对于公共交通卡的“实名制”问题存在着诸多争论点,但是随着移动支付进入公共交通领域,实际上无论是扫码乘车,还是手机闪付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实名制”。
比如,现如今已经基本在公共交通领域普及的“扫码乘车”,都需要用户绑定微信、支付宝授权,或者绑定个人银行卡进行扣款;“刷脸乘车”同样需要用户进行绑卡操作,有的甚至需要输入个人身份信息进行核验;而“银联卡”的闪付本身就是基于实名体系进行运作的。
因此,“实名制”伴随着移动支付进入公共交通领域是不可逆的趋势,尤其是如今“先用后付”、“先乘后付”等信用支付概念的不断衍进。
那么公共交通支付是否也应该顺应趋势实行“实名制”呢?单纯从“应不应该”的角度而言,小编的观点也是“有必要”的。
正如新型冠状病毒发生之后,公共交通部门采取的措施一样,“实名制”本就有利于信息的追溯和安全的防控,如遇突发事件将会有更加充分和完善的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查询。
另外,“实名制”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公共交通运营主体进行个性化服务的拓展,完善的实名制体系还能助力于“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对于城市的安全和管理将会非常重要。
信息安全环境中的“实名制”问题
在公共场所采集人员信息和体温信息,以便发现潜在的受感染者,以备未来追溯人员交集之需。不仅如此,针对返乡人员的信息登记、活动监控也在全国各地展开。
不久前,随着疫情的扩散,武汉人甚至湖北人成为了众矢之的,而不少从武汉返乡的人员在配合有关部门工作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疯狂传播。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phNWcTHD1V8pZ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民众的恐慌心理可以理解,但这一恐慌心理不应变成“恐鄂”、“排鄂”,在疫情面前,我们共同的敌人是新型冠状病毒,而不是同胞。对武汉返乡人员个人信息的大肆转发传播,更是歧视排外不尊重个人隐私甚至违法的行为。
1月29日,交通运输部《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严格防治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2号)要求,督促客运、出租车、网约车等相关交通运输企业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同一交通工具内与病例密切接触人员的信息报送工作。
在依法进行乘客信息登记时,不得对来自部分地区的乘客采取区别政策。要依法严格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除因疫情防控需要,向卫生健康等部门提供乘客信息外,不得向其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泄露有关信息、不得擅自在互联网散播。
交通部也呼吁在落实疫情追溯要求的前提下,要严格做好乘客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但由此可见,非常时期实名制有着特殊的需求,对于信息追溯大有裨益,但另一方面个人信息又是隐私,其保密工作又至关重要。
追溯可能被感染的人的过程,也是不断采集人和人交集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联络信息、个人行为信息不断被挖掘,以期找到更多的人员交集,但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在如此重大的疫情面前,公共交通卡的实名制是一个小问题,而从个人信息的角度而言,实名制的关键显然并不是“应该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健全”的问题。
本文源自移动支付网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