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领先世界之后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cBckFc1MBVivs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6Kf9Pa9WrBS9e支付行业正经历着“冰与火之歌”。一方面,移动支付在业务量、覆盖面上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发展势头强劲。另一方面,中小支付机构正艰难求生。
据央行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本季度,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72.74亿笔,金额86.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05%和31.52%,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911.87亿笔,金额63.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01%和23.04%。
但是,中小支付机构的生存空间却在进一步收缩。在移动支付的市场上,第一梯队的支付宝、财付通共占据的份额超过90%。同时,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规范了市场行为,加速了行业洗牌。
即使是中小支付公司中交易规模最大的机构,平安壹钱包也感受到了寒意,“目前的支付行业在合规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但大家都在坚守前行。希望在出清不合规机构的同时,也能够为行业的创新留出一定的空间。”平安壹钱包CEO诸寅嘉说道。
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的驱动,12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改革与创新,并提出“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
这也给支付行业发展带来了乐观的情绪。“希望明年能触底反弹。”诸寅嘉说。
文 | 邱娜
1强监管下的新变化
“信息科技、互联网技术冲进金融领域,带来了很多创新,移动支付就是其中之一。近十年来,支付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大量的人才、资金涌入其中。现在监管趋紧,行业收缩,进入了逐步淘汰过剩产能的阶段。不只是支付,网贷、信托等行业都在面临这个问题。”诸寅嘉如此形容行业现状。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在《发展进入深水区后,中国支付产业该如何破局?》一文中提到中小支付机构面临的五大挑战:一是“96费改”之后(注:“96费改”规定,收单机构的手续费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收单机构为了获取生存空间又进一步压低费率,导致收单交易手续费收入持续下降;二是备付金集中存管落地终结了第三方支付机构以沉淀资金利息为重要盈利来源的商业模式,利润空间相应缩窄;三是“断直连”之后,中小型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的议价能力降低,成本加速上升;四是P2P资金存管等支付机构原有的高利润来源被管控,进一步压缩了中小型支付机构的盈利空间;五是目前线上、线下支付手续费定价及分润模式的差距较大,对刷卡收单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转投线上、扫码业务的过程中,中小型支付机构渠道成本进一步提升。
中小支付机构本来已经不多的生存空间还面临着巨头的挤压。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支付清算协会论坛上表示,近年来个别大型支付机构凭借C端客户优势和补贴措施,以低价竞争手段抢夺高净值商户,将独立收单机构变为少数机构的外包服务商,严重扭曲正常收单市场秩序。同时,将原本跨行的收单交易转化为“本代本”交易,这些模式下,不仅支付交易真实性和透明度难以保证,也增加了商户成本和市场集中度,不利于公平竞争和产业长久健康发展。
中小支付机构是移动支付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没有他们及支付服务商带动了企业软硬件的更新,完成了收款方的准备,移动支付的红红火火恐怕也并不容易。海量中小企业的定制化支付需求依靠他们来满足,一旦空间尽失,客户所能够得到的服务和产品恐怕也要大打折扣。
面对行业现状,诸寅嘉又喜又忧,忧的是这个行业在严监管下会有一段的调整期,喜的是行业越规范,越能出清、淘汰不合格的机构,在他看来,“坚持走下去,肯定会迎来行业发展的下一个春天。”
2支付机构的应变之策
在C端市场几近饱和的情况下,支付机构纷纷转向B端市场,即提供基于支付的更多增值服务,比如为线下商户进行数据营销、信贷引流,为行业客户定制服务、建设系统等。
诸寅嘉认为,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支付机构转型有三种发展路径,或成为银行服务商,或成为企业服务商,或者两者兼顾。
巴曙松在文章中认为:由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差异,B端市场对支付服务的综合需求远比C端市场更为复杂。C端市场的支付服务主要针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行为,B端市场的支付服务则需要延展服务链条,涉及营销、财务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资金归集、风险控制等多维度的服务需求,对于支付服务在技术、产品、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中小型支付机构之间的差距可能会持续扩大。
目前,汇付天下、拉卡拉、平安壹钱包等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支付+发展路径。诸寅嘉认为,壹钱包走的是一条区别于其他支付公司的B2B2C的发展路径,即利用自身的科技服务能力优势,将钱包的基础能力、商城服务,以及针对B端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输出至航旅、文娱、信贷等B端产业,通过连接这些场景,最终服务这些场景下的用户,并建立起自己的服务生态体系。
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温信祥在《支付科技的未来》一文中表示,与个人端支付服务创新持续火热相比,企业支付服务供给仍显不足。农村地区新型支付工具尚未普及,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诸寅嘉看来,支付行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除了广泛服务C端用户以外,在B端领域仅触及了餐饮、零售等行业,还未触达各行业的方方面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寻找新的领先优势
在11月28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温信祥表示,移动支付的普及,带动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餐饮外卖、共享出行、O2O等一大批新业态的产生,这些新业态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改变了产业结构。在部分地区,这些新业态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支付一直以来是金融创新的前沿阵地,它是在市场需求浪潮的推动下,银行业被纵向切分后,其中的支付结算被切分出来后壮大发展的。它通过扫码这种支付技术手段的创新,及灵活、多样化的产品服务创新,得以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弥补并满足的是市场对资金高效流动的切实需求。”诸寅嘉说。
在合规前提下,支付行业已经趋于稳定,有业内人士担忧,行业的创新动力或会因此而削弱。技术还在进步,但却没有一项技术能像二维码一样掀起颠覆性变革,即使是业内热炒的刷脸支付,也存在着诸多难点。比如,支付扫描设备的成本问题,比如如何保障数据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如何避免隐私泄露、算法漏洞、假体攻击和活体攻击等风险。
在诸寅嘉看来,除了科技创新以外,还应尽快建立统一的码制标准与体系,树立公平、有序的支付产业生态。他认为,统一的码制标准将打通现有支付服务的壁垒,实现不同手机APP和商户条码互认互扫,促进产业链上各方各司其职,让收单方、清算方、账户方等各方角色完成职能归位。
2019年10月,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金融科技分论坛上,范一飞公开表示,将进一步加快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标准,统一监管规则,推动实现不同App和条码的互认互扫。
实现互联互通,一方面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支付工具,不必受场景限制而被强制绑定支付工具,真正实现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另一方面也将打破寡头垄断地位的支付巨头建立起来的账户优势。
二维码支付在国内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其他国家正在迎头赶上,部分国家移动支付市场的开放程度相当之高。早在2018年9月,新加坡就已推出全球首个统一付款二维码新加坡快速反映编码(SGQR),兼容目前新加坡多种电子支付,大幅提高了支付便捷性,同时东南亚、非洲、日本等地移动支付也在逐步崛起。
但中国作为移动支付的领先国家,国内企业却没有享受到太多海外市场的这波发展红利。“无论是对外的技术输出,还是支付公司在海外的业务拓展,都成果寥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诸寅嘉说,“现在再想要进入当地开展业务,也并非易事。在这些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地区,持牌经营越来越成为共识。当地的监管部门对我国一些支付巨头存有一定的戒心,所以支付出海还是要搭上国家‘一带一路’的快车。”
(结束)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