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安全吗?
让支付宝和微信都投下数十亿推广的刷脸支付技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两家巨头对这种技术信心十足?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RfFGsDO5VgOydu(IC photo/图)
世界不是平的。当还有不少人在坚持用现金买早餐的时候,另一群人正在争论刷脸支付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这两种支付方式之间隔了一整个扫码支付时代,而人们对这种割裂习以为常。
过去十年来,我们已经亲眼目睹了一项项新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敞开胸怀接纳了它们;但是在新出现的刷脸支付面前,情况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刷一刷脸就能付款?这么便捷的支付方式,会让我的钱不翼而飞吗?
刷脸支付到底是怎么回事?
2018年12月,支付宝发布了一款名叫“蜻蜓”的刷脸支付产品。2019年3月,微信发布了与“蜻蜓”对标的产品“青蛙”。4月,支付宝推出“蜻蜓二代”,并宣布将投入30亿元补贴市场;8月,“青蛙Pro”上场,有传闻称微信的补贴上限是100亿元。到了9月,支付宝继续加码,宣布补贴将不设上限。
就像几年前两家支付寡头争夺扫码支付市场时一样,现在对刷脸支付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让支付宝和微信都投下重注的刷脸支付技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两家巨头对这种技术信心十足?
从名字上看,刷脸支付好像很简单,和照张照片相似。就像使用扫码支付时需要输入支付密码一样,刷脸支付也是个验证个人身份的过程,只不过验证的对象从密码变成了面容。所谓刷脸支付,本质上依然是一种身份认证技术,目的是为了证明你的确是你所声称的那个人。
所有的身份认证技术,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首先,先存储某些能表现你的特征的内容;然后,在每次需要验证你身份的时候,要求你提供这些内容,和之前存储的内容相对比。如果对比通过,就能证明你的身份。
无论密码还是指纹验证,使用的都是同一套逻辑。刷脸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刷脸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多、更复杂一些。
我们很容易被电影中的场景误导,以为识别人脸时会直接存储用户的照片。但是实际上,用户的照片在采集后就会被转化很多次,最终变成很长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中就记载了用户面部的特征,当然,我们是无法从中直接看出些什么的。在认证身份时所进行的对比,也不是直接对比脸部照片,而是在经过大量运算后,对比生成的数字和以前存储的数字之间在多大程度上相同。
最早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这个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出现在智能手机中——我们在用手机拍照时,往往会发现人脸周围有个小方框。这就是人脸识别的基础用法。
当然,在支付时使用的人脸识别技术,要比拍照时用的那种技术更复杂得多。刷脸支付要考虑多种情况,例如光线情况、人脸是否正对摄像头、拍摄区域内是否有多个人,以及衣物遮挡、化妆、眼镜甚至是整容等等情况,还要考虑摄像头前的人脸是否是照片、是否是活人等等。
要解决这些复杂情况,就需要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协同工作。在硬件方面,刷脸支付机器需要能够识别人脸的细微特征,能够识别出人脸的三维结构,还要能够不受光线明暗变化的干扰。而在软件方面,则需要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同时降低误识率。
按照支付宝的说法,刷脸支付可以达到金融级的安全,即使是最相像的同卵双胞胎,也能被区别开来。
刷脸支付的安全性有保障吗?
和人眼相比,摄像头能够看到更多细节。容易被人眼忽视的细节,例如眼角的皱纹痕迹,或者眼白上的细小血管,也都会被摄像头忠实记录下来。配合现在已经成熟的3D结构光(iPhone的人脸识别使用的就是这种技术)和红外线镜头,刷脸支付设备能够分清摄像头前的是真人还是照片,也能分清长相相似的不同用户。
人脸识别还需要大量的数据量来训练,也需要高效精准的算法,而这对现在的刷脸识别厂商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都是有着数亿级别用户的国民App,而且已经有了几亿组人脸数据。在这样大的数据量上训练人工智能算法,能够达到很高的精确度。我们可以认为,当支付宝和微信开始生产刷脸支付设备时,他们就已经认可了这种技术的安全性。
而且,刷脸支付也还有其他的安全手段。典型的刷脸支付流程是这样的:在商家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当收银员输入金额后,用户点击刷脸支付设备屏幕上的支付按钮时,还需要输入手机号的一部分作为辅助验证手段。再多用几次的话,输入手机号的过程也可以省略,只凭刷脸就能完成付款。
在这个流程里,其实经历了好几次数据传递过程。在第一次刷脸支付的时候,刷脸设备拍摄了你的照片,提取出特征码去和支付宝数据库中的识别码对比,来判断你的身份。为了更安全,还要加上手机号码来做另一次确认。随后你的面部识别数据就会存储在商家的计算机中,以后再来消费时,就直接和商家存储的特征码对比。显然,在一个商家覆盖范围内的数千或者数万组人脸数据中查询,要比在支付宝的数据库中查询更快,结果也会更精准。
同样从这个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刷脸支付和扫码支付不一样,它不是用户单方就能完成的行为,而需要收银员和用户的配合。所以不用担心走到刷脸设备摄像头前就会被扣钱,也不用担心替别人埋了单。至于用照片蒙混过关这种事,早就已经行不通了。
事实上,从2019年1月开始,温州的五马街就改造成了刷脸支付一条街;而早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连锁超市和餐厅引入了刷脸识别设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过被盗刷或恶意扣款的消息。这大概也可以算是刷脸支付安全性的一个小小佐证。
除了对盗刷的担心外,人们最容易担心的就是人脸数据的泄露问题。如果某个公司的人脸数据库泄露了,是否就意味着拿到这些数据的黑客可以为所欲为大肆刷脸了呢?
这种担心也同样是不必要的。我们之前说过,在数据库中存储的,往往是一长串复杂的数字,这是从脸部信息中提取出来的识别码。只拿这种识别码去给刷脸支付设备看,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而在识别码提取过程中,已经处理掉了大量的数据,只有识别码也无法反推出人脸的样子,自然也不会被刷脸支付设备识别。
这样看起来,在使用刷脸支付时,唯一值得担心的可能就是自己长得不够好看,暴露在大众面前会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这个问题也被解决了——现在的刷脸支付设备已经更新了美颜功能。
对这种技术的担忧到底从何而来?
2019年8月,央行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刷脸识别设备就是这样的探索。在未来几年,我们将会在更多的地方看见刷脸支付设备。刷脸支付是线下移动支付的趋势,未来几年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那么,对这种技术的担忧从何而来呢?我想可能有这样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人们数据安全意识的增强。个人数据泄露的后果往往会很严重,人们都担心自己的账号密码失窃的风险。而密码可以更换,脸却没有办法再换一张。对刷脸支付技术的担忧,很大一部分可能来源于此。
其次,是对刷脸识别精度的不了解。使用照片或者假头套能骗过刷脸设备的想法,对应的是人脸识别技术的早期阶段。而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在巨大的数据集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帮助下很快变得更加精准,安全性也早不是几年前可以比拟的。
最后,是对刷脸这种人机交互方式的不习惯。我们已经习惯了对着手机说话,但是依然不习惯对着电脑说话;拍照也是一样。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对刷脸识别设备,往往会觉得有点尴尬。这种心理上的问题可能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消磨。刚开始使用扫码支付的时候,不是同样不适应掏出手机结账吗?只要用过几次,也就会发现自己习惯了。
更何况,刷脸支付并不是一个必选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刷脸支付还是会和扫码支付并存。这两者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只是为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又增加了一种可能。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叶平安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