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忙了一年你没存下钱?三招教你制定财务规划
腾讯财经《灼见》特约作者 吴飞(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近日,很多支付平台“隆重”推出了2018年的账单服务。年轻一代有着和上一辈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上一辈视节俭为美德,90后乃至95后却习惯超前消费。虽然他们嘴上叫着没钱,但是从这些支付平台的账单上,不难发现他们消费毫不手软。
实际上,不仅是90后,甚至有的80后、70后的中产阶层, 对于理财规划也没有一个专业清晰的认知。在笔者与美国嘉信理财的联合调查研究发现,68%的人自称有着专业的理财规划。但是根据嘉信理财对于“有正确的理财规划”这一标准的衡量,达到标准的人数比例不足8%。
嘉信理财认为衡量理财是否正确有多个因素,其中包括是否有明确的财务目标、对于财务目标的规划年限、对于风险是否有所考虑、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财务规划并未将房地产考虑在内)等指标。其中,从18岁到50岁以上,都有超过25%的人群并不会对过去定下的财务规划作出回顾以及更新,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不会对投资理财设定完成期限。最令人震惊的数据是,72%的人认为自己制定的财务规划并没有可能完成,这一比例较2017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
以上种种调查结果都证明了,理财规划的正确理解被中国中产阶层所长期忽略。一年过去没有任何存款的原因已经不难解释:因为你没有一个专业有效的财务规划。
财务规划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反人性”的。因为它是一种自我控制手段,是理性分析之后的长期财务决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你设立了一个目标(例如每月工资50%用于存款),那你就必须要朝着目标前进。这里就介绍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你理清财务状况和进行财务规划。
财务规划的第一步是理清目前的财务现状,这可以从记账和家庭财务报表做起。
中产家庭每月收入不错,有的高达数万元,却有很多人告诉我,一年到头不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根本存不下钱。遇到大的开销时,还会需要通过信用卡或者消费信贷产品进行周转。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很多家庭并没有对自己的家庭收入和支出做过详细的整理。
一般而言,只需要记账半年,就已经可以全面的了解自己家庭的现金收支,并对自己的支出情况做一些优化。现在有不少理财记账APP甚至可以便捷地设置家庭账户,一家人的账目都汇集在一起,收入支出一目了然。
通过一段时间的记账,整理出现金收支情况后,便可以开始整理家庭的财务报表。和企业财务报表不同,家庭财务报表可以简化为两张: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是按月度为节点记录各类收入和支出,可以明显看出月度收入来源、支出的主要方向。有助于发现“不该花的钱”。资产负债表则将家庭的不动产、车、储蓄、理财、现金储备等各类资产分门别类,同时体现哪些仍有贷款、利息支出等。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出家庭负债比例,理性的评估家庭的抗风险能力。这两张表一张评估现金流,一张评估现有资产与负债,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更好的进行规划。
在对自己家庭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接下来你就可以进入第二步,目标设定。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大项支出需求。以一个35岁双薪双子女家庭为例,可以预见的大项支出有子女教育费用、改善性住宅、子女婚育金、补充退休金等确定性需求。部分家庭情况会更复杂一些,可能还有创业资金的需求和父母赡养、健康疗养等支出需求。这都可归类为阶段性财务目标,即需要通过前期的积累来保证这些支出得以顺利完成。
当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列出了自己即将面对的近期、中期、长期财务目标之后,可以明确的看到现有财务状况和财务目标之前的差距。这就使得财务规划具备了需要性和合理性。
在设定完目标之后,就是找寻通往目标的路径,也就是第三步,真正的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服务的是每一个阶段的财务目标。如何通过整理和优化目前的家庭财务状况来实现财务目标,就是规划的主要内容。
这里介绍两个常规的理财规划的方法。第一个是现金流规划,也可以理解为优化现金流,目的是将原来过多的支出合理削减至一定范畴。这样做就好比流入池塘的水,降低在流入过程中的损耗,保证水流更多的进入池塘里。优化现金流对于现有的消费方式产生影响,就容易出现现状偏差(不愿意改变固有的消费模式),产生不适感。因此,可以考虑一些类似于半强制的方式来完成。比如,自动转存、基金定投、账户归集等方式。其主旨只有一个,就是在量入为出的时候,让自己感觉到可以花的钱变少。先强制储蓄,后消费。
另外,需要现金流优化的人有一点值得注意,尽量减少信用卡张数和使用频次,减少网络购物。信用卡和网络购物,不存在现实货币的交付。为此,由于心理账户的偏差(你对虚拟货币和真实货币的区别对待),体现在数字上的花销难以在消费当时给人以“痛感”,稍不注意就多花钱。
第二个方法是存量规划。存量规划的目的是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优化和激活。比如说将闲置的房产出租、将储蓄的钱购买货币基金、将原来收益较低的银行理财置换成收益中等的信托类产品等。
目前国内中产大多的情况是,房地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太高,但是由于自住要求,房地产无法带来现金流。因此,调整和增加金融资产的比例,多增加被动现金流是规划的主要方向。被动现金流就是被动收入,意指花费很小力气就能得到的收入。比如基金配息、债券、房产出租等等, 都是被动收入。它们都只需要一点点的时间管理,就能有持续的现金收入。
以上的三步只是帮你避免花费“不该花”的钱。但是如何更“聪明”的赚钱,那就只能信赖专业,找到合适的投资顾问了。
事实上,专业的财务规划远比上文说得要复杂得多,甚至会涉及到家庭财务、法律、教育和税收等各个方面。在我们了解家庭财务情况的时候,未必能清楚市面上可以匹配我家庭情况的产品在哪里。尤其是近年来P2P爆雷、债务违约增多的环境下,识别风险的重要性还是超过了很多普通中产家庭的认知。
因此,除了自我学习,更好的是找到专业人员来帮助家庭一起做规划。以近期热议的个税新规为例,新个税将住房利息、教育支出、赡养费用等六项列入税前抵扣,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全可以用足抵扣额度,从而降低家庭的税收比例,增加现金流入。
不过,对于当前中国的中产而言,愿意接受专业投资顾问建议的人数比例却很低。其中的原因,除了投资者缺乏对于投资的专业知识以及对这个领域的详细了解之外,另一个原因是人们不愿意改变现状,更倾向于保持现有的行为方式,也就是现状偏见。这是中国的中产需要克服和主动作出改变的心理偏差。
对于中产家庭来讲,财务规划是最有性价比的事情。随着年龄增加,职位的上升通道通常有限且竞争更加激烈,收入的增加曲线会逐渐放缓,而通过合理的规划和配置,改变一些消费习惯,提升财富的使用效率带来的被动收入, 则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放缓,反而有可能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年伊始,为自己设立一个财务目标,并通过专业人士所建议的有效方法实施财务规划,也许在今年的年末,就能看到存款账户的显著变化。
页:
[1]